油价降至20美元_油价大涨破40美元
1.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石油企业的影响
2.国际油价不断下跌 国内油价还能挺多久?
3.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
4.国际油价一直在降为什么国内油价不降?
5.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6.油价为何暴跌到负数意味着什么?
7.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对油价有哪些影响?
8.六大国际石油巨头上半年均陷入亏损 国内油企基本面正在持续向好
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石油企业的影响
国际油价暴跌确实对中石油的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致命的。尤其是在“地板价”的保护下,国际油价暴跌对中石油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能赚得更多。 中国原油供应构成 目前我国原油供应由进口和自产两部分组成,其中进口部分约占70%,自产部分约占30%。受我国地形和油品质量的影响,国内石油开采成本较高,目前每桶开仓成本在43-55美元之间。中国国内成品油定价是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基础的。所以,一旦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比如目前20美元左右一桶,国内自主开采部分也以此价格定价出售,那么自产部分就会亏损。国际油价跌得越多,自产部分亏损越多。 为了保护国产部分,中国对原油设置了“地板价”,即无论国际油价跌多少,国内成品油统一按最低原油成本40美元/桶定价。按照这个规定,虽然国产的部分还是有亏损的,但是亏损不大,也就是一桶最多亏10美元,但是对于进口的部分,就有可能大赚一笔,因为进口的部分可能是20美元/桶,但是定价40美元/桶。更何况中国进口比重高于出口比重,所以国际油价暴跌更厉害。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来说,反而会赚更多的钱,根本不会有所谓的生存。 当然,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在35-40美元范围内徘徊,两桶油确实会亏损,但只要时间不是长期的,其他时期的利润还是可以弥补这一时期的亏损的。这一点从2016年三桶油的利润数据就可以看出来。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最低达到26美元/桶。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推出了“地板价”保护措施。当年三桶油受低油价影响,营收和利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全年没有亏损。这主要是因为2016年的油价起初跌破了40美元。 摘要 在国际油价暴跌的情况下,中石油和中石化还没有到生死存亡的临界点。最多就是少赚钱。再者,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地位来说,你以为他们真的经营到生死存亡的时候,国家不会出手相救吗?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国际油价不断下跌 国内油价还能挺多久?
油价将来肯定会降,但是要降低到以前的价格,就不可能了。
我们来看一下上涨的原因,首先,国际油价虽然没有到前期140美元/桶的高点,但也一直在涨,现在基本在80美元/桶左右。主要还是因为这两年美元超发,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包括煤炭等价格飙涨,也带动了石油的上涨。
其次,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又属于用途极广的战略资源和原材料,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强,也会推动石油的紧缺。
但是,油价不可能一直上涨,这是因为,首先,国际欧佩克组织属于专门来调节石油的供需和生产的,如果油价过高,将导致国际经济的减缓,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会加大石油的生产,这也会导致油价的下跌。其次,美国每年有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到时候也会导致油价下跌。最后,还是因为疫情,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间接促进油价的下跌。
所以,油价预计很快就会到达高位,然后就会震荡回落。
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
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如下:
1. 2014年,上一轮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入俄,欧美对克里米亚、顿巴斯等设施大量制裁,为缓解乌克兰冲突,签署了明斯克协议。
2. 2015年。美国、沙特、俄罗斯展开三角博弈,国际油气市场震荡,油价曾触底至20美元/桶甚至更低,欧美对俄罗斯制裁不断扩大。
3. 2016年。美国举行总统大选,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白宫指责俄罗斯黑客攻击,国际油价缓慢回调。
4. 2017年。乌克兰问题成为欧美的心结,这一年中不断对支持乌克兰独立州的俄罗斯个人及实体实施制裁。此时,国际油价缓慢恢复至50-60美元/桶区间,普京的支持率保持在80%以上。
5. 2018年,伴随着特朗普“逆全球化”举措及全球范围内制裁,欧美对俄制裁范围明显扩大。国际油价维持在60-70美元/桶区间,普京支持率下滑。
6. 2019年,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制裁,委内瑞拉危机对冲了乌克兰危机影响,美国对俄制裁转向与委内瑞拉有关行动。国际油价保持平稳。
7. 2020年,俄政府内阁大范围调整,普京开启第四任期,疫情开始蔓延至全球。国际油价在这一年中波动幅度加大。秋季以后,美国筹备2021年大选,重回对乌克兰问题的关注。
8. 2021年,美国对俄罗斯精准制裁,涉及到北溪2号管线,同时在外交等个各个层面对俄加以限制。10月以后,欧洲爆发天然气危机,在对俄制裁问题上,欧盟态度有所分化。由于能源短缺,国际油价上涨到80美元/桶左右。
以上就是从2014年到2021年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时间线。
国际油价一直在降为什么国内油价不降?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消息,就是国际原油暴跌百分之六。那么很多人就是想国际原油既然跌了,那我们国内的油价。会不会降下来呢?其实纵观之前油价的涨跌,大家应该能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国际油价暴跌的时候。
国内油价反而没有降多少,尤其是在去年,国际油价跌至每桶二十美元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还是在五元左右。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其实我们国内的油价它不光是油。
还有其他税费在每一升汽油里面有百分之二十六点八一的消费税,百分之十四点五三的增值税。百分之二点八九的城建税,百分之一点七五的企业所得税,百分之一点二四的教育附加税。
百分之零点八三的地方教育附加税在一升汽油中,这些各种各样的税加起来占比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八点零五。而真正的汽油成本价却只有百分之五十一点九五,所以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我们的汽油价格降得很少,这就不难理解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原油降价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降价幅度很小了吧。
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从1981年起,国际油价连续5年大幅下降。随后,1986年又发生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油价战”,引起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石油供应前景不明和油价的大幅上涨,都使西方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西方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的增速开始大大降低,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进口的石油减少了。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世界1980—1982年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方世界能源需求由增长迟缓变为负增长,其中石油需求量的下降幅度尤大。接着,整个西方石油工业,从上游的油气资源勘探和开采,到下游的储运、炼制和销售,迅速陷入一场全面的和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之中。在国际市场上,石油由供不应求和被疯狂抢购变为销售困难,油价由暴涨转为跌落,竞争激烈,生产大幅度下降。从1979年到1983年,世界市场日消费量减少590万桶(1桶=0.16立方米),从5160万桶降至4570万桶,向OPEC提出的石油需求量比1979年降低了43%。
面对油价下跌和市场份额缩小,OPEC在1983年第67届特别会议上,将原油的官价下调至每桶29美元,并决定“限产保价”。规定最高日产量1800万桶(1979年最高日产3100万桶),并规定每个成员国的限额。由于OPEC内部分歧较大,考虑到其他成员国减产的难度,而让沙特阿拉伯承担“浮动产油国”的角色。OPEC试图通过“限产保价”来等待世界石油需求重新增加和油价回升,但此举却使其石油产量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到1985年,其日产量已降至1847万桶,市场份额也从1979年的47.8%降至30.1%。
1985年12月,OPEC第76届部长级会议正式宣布以“减价保产”争夺市场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国际石油市场由此出现了大混乱,导致1986年的“油价战”和油价暴跌。1985年12月9—12日的三天内,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下降5美元。到1986年1月20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降到每桶仅19.5美元,这是自1980年以来该油价首次跌破20美元。2月18日,伦敦现货石油市场交易活动完全停止。3月4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跌到每桶11.98美元。7月23日,国际石油价格已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同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到每桶只有8.5美元。而7月30日,在地中海装上油轮的沙特阿拉伯轻质油价格每桶只有6.8美元。油价由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达70%。至此,油价基本上跌至谷底。
此后,经过一系列的会议,到1986年10月,OPEC基本就产量问题达成协议,并提出恢复OPEC官价。就在第79届部长级会议结束后的1986年10月29日晚,担任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25年之久的风云人物亚马尼被宣布解职,他的解职也宣告了据称是由他所发起的这场油价大战落下了帷幕。
1986年12月10—20日,OPEC第80届部长会议决定,从1987年1月1日起,OPEC的“参考价格”为每桶18美元;1987年上半年,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OPEC 12个成员国的石油产量限额为每天1580万桶。会议改变了1985年“限价保产”的政策,又回到“限产保价”的老路上来,只不过其油价是每桶18美元,比一年前低了10美元。到此“价格战”基本结束。
这次油价大震荡给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后的国际石油形势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新战略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重新突出强调要坚持“一体化”体系。
尽管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在历史上一直是“垂直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曾一度不再多谈这一问题,而且在80年代初还曾出现过要实行“非一体化”的说法。经过1986年油价暴跌之后,各公司又重新提出要坚持“一体化”,以确保公司的业务平衡和财务稳定。
(2)在油价低落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各大公司纷纷强调实施“最优原则”。
BP石油公司在1988年和1989年春就曾反复强调,它的“基本哲学”是“最优选择”,即“把力量集中在我们擅长的事情上,进行投资使它变成更好”,“关闭或卖掉”不合这一“标准的业务”,决不“充当二流角色”。
(3)坚持把取得新的油气资源放在压倒一切的首要地位。
在低油价的条件下,仍大力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同时,强调对已有的油气资源的开采补偿率。
1986年和1988年油价大幅度下跌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的上游业务利润也急剧下降,但各公司依然强调上游业务的重要性。1988年壳牌集团的石油投资达81亿美元,其中用于上游部分的占64%。埃克森公司1987年宣布“同其他石油公司一样,找到新的合理价格的油气供应已经成为一项压倒一切的目标”。
(4)大力加强兼并和收购活动。
为了解决储量紧急和勘探无重大突破并且费用日益困难的问题,兼并和收购也成为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取得新的油气资源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地位已不亚于甚至超过勘探所获资源。
油价为何暴跌到负数意味着什么?
美东时间4月20日,5月份交付的美国轻质原油期货WTI价格创历史新低,截至收盘55.90美元,报-37.63美元/桶,跌幅高达305.97%.接下来,金投小编介绍石油价格为什么暴跌到负?
原油价格为负值,这意味着将油运输到炼油厂或储存的成本超过了石油本身的价值.对此,网民嘲笑买桶送油的时代到了.
但期货合同每月交易,星期二5月合同期满后,WTI和6月合同价格回到20美元.
金联创能源高级分析师王晶表示,从数字上看,WTI即期合同价格下降到负面空间,意味着市场已经进入美国页岩油制造商们需要向原油购买者支付费用,处理生产的过剩原油的情况,但由于受到特殊交付背景的影响,以前原油市场投资者们已经比以往更早的时间节点完成了自己交付的即期合同向二线活跃合同的转移仓库操作,现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原油现货贸易的计价已经转移到6月合同,因此WTI6月合同的下跌幅度下降幅度
关于未来原油价格的动向,各方面的意见不同.美银美林评论说,美国原油再次达到平衡需要几周时间,如果需求不能恢复,WTI原油预计6月份期货合同价格也会下降.
RBCCapital的大宗商品战略世界主管Helima去Croft评论说,现在没有发现石油市场供应过剩,最近有什么缓和,最近的石油价格前景还很担心.
中信证券21日发表研究报告,海外国家4~5月份陆续达到疫情高峰,5月份OPEC减产落地后,随着需求的恢复,石油市场预计6月份前后平衡,下半年去库存,石油价格中长期恢复的拐点预计在第二季度出现,年底布油有可能恢复到50美元/桶以上.维持全年布油中枢45美元/桶的观点.
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对油价有哪些影响?
对石油的价格影响巨大,石油的价格现在下降了很多。
全球经济前景低迷,受供求关系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的爆发再次降低了市场需求,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在最近的欧佩克会议上,沙特方面希望成员国继续减少产量。在目前减少210万桶/天的基础上,又将减少150万桶/天,总产量将减少到360万桶/天。但是,该提议被俄罗斯拒绝。实际上,俄罗斯此前曾考虑退出欧佩克的减产计划。俄罗斯经济困难,不允许继续减少财政收入。俄罗斯政府面临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减少财政收入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俄罗斯的拒绝实际上意味着欧佩克的分裂和死亡,因为不想降低价格,所以你可以为它而战。沙特阿拉伯宣布,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将从每天970万桶迅速增加到每天1000万桶,将来将达到每天1200万桶。去年9月,沙特阿拉伯的主要石油生产设施遭到巡航导弹和无人侦察机的袭击,石油产量减少了一半,但很快就在10月恢复生产。
不仅如此,沙特阿美甚至宣布,4月份向亚洲出售的石油价格下跌了4-6美元/桶,而向美国出售的石油价格也下跌了7美元/桶。轻质原油的价格下跌了每桶10.25美元,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同类原油只能减少约2美元。显然,沙特的报复性价格战是针对俄罗斯的。许多国际机构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从45美元左右跌至20美元甚至10美元。沙特阿拉伯正在使用自己的石油武器迫使俄罗斯重返谈判,。否则,俄罗斯政府的金融破产只是时间问题。与2014年克里米亚的占领,美国和欧盟的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以及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相比,沙特阿拉伯持有的剑是威胁俄罗斯的最大剑。
六大国际石油巨头上半年均陷入亏损 国内油企基本面正在持续向好
2020年上半年的原油市场可谓惊心动魄,原油价格大跌成为几十年罕见的“ 历史 性事件”,加上疫情的影响,石油巨头们日子有些不好过。
近日,多家跨国油企发布了半年报,除了“全球油企老大”沙特阿美,壳牌、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雪佛龙和康菲石油等六大石油巨头均陷入巨额亏损。其中,BP和壳牌最为惨烈,分别亏损212.13亿美元、181.55亿美元。
相比而言,由于国内疫情更早得到有效控制,各行业复工复产进入快车道,油企各方面表现也好于国际油企,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6月份已经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原油市场正在回暖
8月19日,OPEC+石油部长级会议召开,市场预期将会降低减产幅度,由每日减970万桶降至770万桶。同时,美国活跃钻油井数目连续15个星期减少,预期美国页岩油产量将会继续下降。
实际上,自7月份以来,OPEC+减产协议执行率在97%左右,石油生产国一直在削减产量,以控制供应并减少全球库存。
对于原油市场来说,有两个不确定因素依旧困扰着油价的走势,一是全球疫情的恢复情况,二是产油国的减产执行情况。
在奚佳蕊看来,全球抗疫取得阶段性进展,各国持续放开“封锁”,同时跟进的还会有重要的经济刺激计划。在此前提下,全球的原油需求有望稳步增加,对原油价格形成支撑。同时,产油国有望继续维护减产成效,在补足了减产份额后,OPEC+将视原油市场供需状况,调整减产规模以维护油价回到相对合理的运行区间。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原油产量可能进一步下滑,低油价使得美国页岩油产业链受到冲击,油企的倒闭及油井的关停,令美国石油产业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全球原油总供应量下半年将继续缩水,因此油价有望进一步反弹。
根据EIA的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全球原油市场将重现供应缺口,需求增速超越供应增速是导致缺口形成的主要原因;三季度原油供应缺口将逐步增大,四季度则适度收缩,下半年的平均供应缺口约为313万桶/日。若以此为依据,下半年国际油价将呈现冲高后适度回落的大致趋势。
奚佳蕊认为,虽然下半年依旧充斥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相对上半年而言,原油市场的整体形势将会有所回暖,预计下半年WTI和布伦特的主流运行区间分别为35美元/桶至55美元/桶和38美元/桶至60美元/桶。
中宇资讯原油研究组则判断,下半年油价将呈现阶梯式回升趋势,但价格上限不会太高,判断布伦特原油期货绝对价格在55美元/桶下方,WTI原油期货绝对价格将处于50美元/桶附近,布伦特2020年全年均值或处于45美元/桶至49美元/桶区间。
油企最难时期已经过去
今年3月份,原油价格暴跌让市场再次“见证 历史 ”。彼时,欧佩克减产协商谈崩,沙特率先发起了石油“价格战”,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开始蔓延带来的需求负面影响,油价快速下跌,布伦特油价一度跌至20美元下方。
国际油价大跌加上疫情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石油巨头们可谓一片哀嚎。
截至目前,六大国际石油巨头均已公布二季度财报。根据统计,这六大跨国石油公司二季度亏损总额达536.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48亿元),上半年总亏损为545.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09.72亿元)。
张永浩认为,国际油企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导致的需求坍塌,导致石油炼制品消费量大幅下降。
但近日,“全球油企老大”沙特阿美给了市场一定信心,其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23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69亿美元下滑50.5%。
沙特阿美CEO阿敏·纳赛尔表示:“全球石油需求正在复苏,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我们对石油的长期需求仍然相当乐观。”
中石化也在一季报发布时表示,正在逐步走出最困难时期。
事实上,下半年以来,原油市场逐步向好的态势也印证了上述表态。
对于国内油企尤其是三桶油来说,在经历了上一轮油价大跌后,在降本增效方面,颇有成效。随着原油市场的回暖,油企迎来利好。
根据国新办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石油石化企业6月份当月净利润同比增长7.90%,年内月度效益首次实现正增长。
中石化日前在投资者平台表示,低油价会给上游业务带来较大挑战,对于下游业务,低油价环境将会促进成品油消费,有利于炼油实现稳定、较好的毛利。同时,低油价也会有效降低化工原料成本,提升石脑油化工竞争力。2020年,公司将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大力降本减费,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应对低油价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称,在悲观预期场景下,由于拥有炼销一体化,中石化销售环节的优势将使得炼油盈利下滑对其整体业绩影响变小,长期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投资回报依然是比较可观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