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炒菜油有什么使用方法与技巧

2.食用油哪个牌子好知乎

3.淘宝销售亚麻籽油资质

4.各种食用油的优缺点吃油要避开5大误区

5.亚麻籽榨油机选哪个品牌的最好?

6.哪种植物油最健康

7.每天炒蔬菜放油,但哪种食用油是最健康的?

8.家庭做菜选用哪几种油较为合适?

炒菜油有什么使用方法与技巧

顺牌亚麻籽油价格多少钱_万利顺亚麻籽油

 一般在做菜的时候都会使用到油制品,因为使用油可以很好的进行提味,但是应该要怎么使用油制品呢,可以使用哪些油会比较好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炒菜油的使用,希望能帮到你。

炒菜油的使用

 1花生油最适合炒菜的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是均衡型植物油。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

 健康吃法:适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尽量还是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注意事项:花生油分为压榨产品和溶剂浸提产品,前者更香,购买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等级高的产品,这是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这种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质花生油存在这方面风险。

 2大豆油不太适合炒菜

 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51.7%、油酸22.4%、亚麻酸6.7%和棕榈酸11.1%,由于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并富含维生素E。

 大豆油为啥不太适合炒菜?

 有实验对常见的四种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产生的油烟浓度和组成进行了研究。产生油烟浓度排名为:大豆油 >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

 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烹调条件下,大豆油产生油烟的浓度及有害物种类和总浓度都明显高于其他3种食用油,因此建议家庭在高温烹调时尽量避免选择大豆油。

 健康吃法:植物油怕热,最好只用来低温烹调,如做面点、煲汤及调馅。

 3橄榄油最好凉拌

 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研究发现,橄榄油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降低外围血管疾病,改善大脑功能,有助于女性延年益寿。

 健康吃法:最好是用橄榄油凉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级初榨橄榄油:最好只用于凉拌或做汤。

 注意事项:

 1、橄榄油?高温敏感性?强,一旦油锅起烟,就会产生烟雾及有害自由基,增加癌症、中风和白内障等疾病危险。

 2、购买时优先选择压榨产品,质量更好。橄榄油掺假现象比较常见,选购时不要贪便宜。

 4菜籽油可以日常炒菜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菜籽油中胆固醇含量极少,一般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高达99%,可调节血压、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

 注意事项:

 1、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对较高的芥酸,影响其营养价值。因此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2、菜籽油开瓶后要尽快食用,放置过久,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破坏,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好在菜籽油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增强抗氧化作用,使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氧化变质。但还是建议尽量买小瓶装,买后尽快吃完。

 5芝麻油凉拌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同时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

 健康吃法:最好用于凉拌、蘸料或做汤添加。芝麻油的香气经不住高温加热。

 注意事项:通过传统压榨法或水代法生产的芝麻油,在香气和营养价值上更好。

 6亚麻籽油凉拌

 亚麻籽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远远高于深海鱼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称?陆地鱼油?!具有增强智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保护视力的功能。

 健康吃法:最好用于凉拌,因为亚麻籽油易氧化聚合,最不耐热。

 专家建议:儿童、孕产妇、老人等可以适当选择亚麻籽油,对智力发育、延缓记忆力下降有好处。

 注意事项:亚麻籽油不饱和程度太高,开封后要尽快吃完。

 7小麦胚芽油凉拌

 小麦胚芽油味道鲜美,富含维生素E。更重要的是,小麦胚芽油富有多不饱和的欧米伽6脂肪酸,该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皮肤及毛发生长,有益骨骼健康。

 健康吃法:可以用来做酱、酱汁和蘸料,最好不加热!

 8猪油、黄油、牛油加工面点

 猪油为饱和型食用油,和它类似的还有黄油、牛油等动物油,以及棕榈油、椰子油等植物油。由于饱和程度较高,这类油脂的耐热性较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较少,这是最为突出的优点。

 但是,大多动物油脂含较多胆固醇,以猪油为例,平均每百克含胆固醇93毫克,不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健康吃法:这类油脂常被用来加工面点、煎炸食品,打造酥脆的口感。

 专家建议:除大运动量人群外,不建议多数人经常食用这类油脂,因为摄入肉类和奶类足以获得充足饱和脂肪酸成分。喜欢吃各种酥脆食品的人最好明白,难忘的口感背后隐藏着大量的饱和油脂,还是控制食用为妙。

 9茶籽油东方橄榄油

 茶籽油又名山茶油,山茶油在营养价值、食疗功能方面并不逊色于橄榄油,并且价格便宜,算得上物美价廉,因此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儿童以及?三高?人

 健康吃法:山茶油耐热性较好,适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作凉拌菜。山茶油适合与大豆油、玉米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

 注意事项:目前,一些小型榨油作坊采取土法热压榨方法制油,可能存在杂质多、营养损耗大、易霉变等问题,建议尽量购买大品牌山茶油。

日常用油的误区

 1长期只吃一种油

 橄榄油应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富含?-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籽油换着吃。不能简单认为只有橄榄油最好,其他油都不好也不用吃。

 而且不同烹调方式要选用不同的油。比如高温爆炒要选热稳定性好的油脂,如花生油等;煎炸后的油要尽快用掉,不能反复煎炸和长时间存放;凉拌菜和炖煮菜选用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油,如豆油、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充分保护和利用其中的维生素E。

 2油上加油

 食用油作为纯能量食品,过量使用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用烹调油最好每日限制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汤匙3汤匙左右)即可。

 如果一餐饭、肉类较多,烹调中就应少放猪油、牛油等;如果菜比较油腻,最好选米饭、清汤面或玉米、红薯等粗粮作主食,少吃油、盐、糖含量多的南瓜饼、葱油饼等。

 3先倒油再开火

 炒菜时,不要先倒油再开火,等油锅冒烟才开始炒菜。油锅冒烟时,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患癌症风险。

 用豆油、菜籽油做菜,为减少蔬菜中维他命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再放盐;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很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故应先放盐炸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黄曲霉菌毒素;用荤油做菜,可先放一半盐,以去除荤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而后再加入另一半盐;在做肉类菜肴时,为使肉类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时放盐最好。

炒菜放置配料的顺序

 醋早加为好

 烧菜时假使在蔬菜下锅后就加一点醋,能减少蔬菜中维C的损失,增进钙、铁、磷等矿物成份的溶解,提高菜肴营养价值和人体的吸收利用率。

 酱油出锅之前

 酱油在锅里高温久煮会破坏其营养成份并失去鲜味。因而应在即将出锅之前才放酱油。

 糖先放糖再放盐

 在制作糖醋鲤鱼等菜肴时,应先放糖后加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增进蛋白质凝固而难于将糖味吃透,从而造成外甜里淡,影响其味美。

 酒锅内温度最高时

 烧制鱼、羊等荤菜时,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发除去腥气。因而加料酒的最佳时间应当是烹调过程中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另外,炒肉丝要在肉丝煸炒后加酒;烧鱼应在煎好后加酒;炒虾仁最好在炒熟后加酒;汤类一般在开锅后改用小火炖、煨时放酒。

 味精起锅前加

食用油哪个牌子好知乎

问题一:调和油 花生油 玉米油 大豆油哪个好 知乎 调和油好,营养全面

问题二:超市几乎是一夜之间全是非转基因食用油了,靠谱吗?请教大家一下 大品牌还是靠谱的。

首先对于转基因有一个很大的误区

“转基因本身只是一种技术名词,无所谓好坏。说简单点,就是发现A类生物有一个缺点导致生活质量不高,B类恰好没这个缺点,那么我会考虑用一种手段把B类生物负责不出现这个缺点的基因切下来转到A的体内,希望它也好好生活,这就是转基因。

所以切下人家一段基因移植给你,除了目的性状所拥有的信息资料,你本身的其他基因不会因此有什么改变,更不会“亡国灭种”。”

转基因本身作为技术并没有对错之分,你可以反对转基因食品端上餐桌,可以不去穿转基因棉花做成的衣服,然而请千万不要一棒子打死科学家所作出的研究成果 ――――作者:maizer

链接:zhihu/...341180

来源:知乎

问题三:食用油油用什么化学试剂可以清除知乎 用碱就可以了

问题四:食用油可以代替发动机机油吗 知乎 有文章介绍散热风扇电机可用色拉油给轴承作润滑油,还认为效果不错。本人认为食用油、润滑油虽然都是油,但是有本质的区别,二者不能相互替代。食用色拉油为经过脱色精炼处理过的植物油,但其成分内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长期放置于空气中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酸败变质,导致对轴承的腐蚀。而且由于色拉油是按食用标准生产,对其中所含颗粒杂质的要求和润滑油不一样,油内所含的颗粒杂质可能加速轴承的磨损。这样,反而可能导致电机轴承的过早损坏。润滑油则多由矿物油加工而成,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有润滑油和润滑脂之分。润滑脂多为重载低速环境使用。润滑油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高速轻载类、高速重载类、低速轻载类和低速重载类等。风扇电机轴承润滑油即为高速轻载类,一般可采用常见的缝纫机用机油作润滑油。至于汽车上的轴承用的润滑脂应定期把旧的润滑脂洗净,才能上新的润滑脂。

问题五:品牌如何起名比较好? 超级八大法则,可以帮助你给品牌起个人见人爱的名字

导读

市场从业者总不免遇到一个难题,怎么为品牌取名字?一个有竞争力的名字不仅仅容易让消费者记住,也有利于在产品推广营销过程中更加顺利。

举例,“沃斯乐”是德国著名的啤酒品牌“WARSTEINER”刚进入中国市场的中文名字,它使产品在中国市场推广中步步维艰,企业几乎退市。通过消费者访谈调研,他们发现销量走低的原因是由于“沃斯乐”的发音很像“我死了”,与一贯强调“吉利”、关爱“生命”的中国人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现在被大家耳熟能详的可口可乐也曾同样陷入命名风波。“可口可乐”早在1920 年进入上海的时候,其实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取了一个叫“蝌蝌啃蜡”的名字,结果同样和“沃斯乐”落到相同下场,市场销售之惨淡。原因是“蝌蝌啃蜡”让消费者感觉产品和蝌蚪有关,加上可口可乐属于是饮料品类,消费者自然而然就联想到“蝌蚪泛滥的脏水”。幸亏,可口可乐公司举办有奖征集中文名,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一个名叫蒋彝的上海人给他们取了“可口可乐”这个名字,一举被采纳,从此改变了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命运。

以上两个例子均违背了品牌起名八大原则中的第七条――注意品牌联想(见下文)。总的来说,一个好的品牌名,自己会走路,会走很长的路。起好名字,事半功倍;起坏名字,半途而废。那么,起名究竟有何原则或者方法?

这里总结了品牌命名的八大框架性的原则,供需要为品牌起名字的营销人参考:

1.确保能够注册2.暗示品类和服务3.通俗易懂4.用户视角,符合消费者调性5.视觉化、形象性6.有故事、有情怀7.注意品牌联想8.年龄、性别的影响不容小觑

1.确保能够注册

品牌命名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可注册性。20年前我们注册一个品牌,可谓无障碍。但是,20年后的今想注册一个品牌却寸步难行。不是因为注册费较高(在中国商标局注册也就几k),而是因为你想到的名字,别人同样也可能想到了,而且比你抢先注册了。一般有前瞻性的企业,都会将同类型的所有名字都注册了,这样以防之后竞争者打插边球。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无论你想到多棒的创意,被人抢先注册了也是白忙活。

“因此,每当想到一个超级棒的创意时,立刻上中国商标网和中国工商网上进行查询,确认能够注册才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包括文字设计等。”

2.暗示品类和服务

一个好的品牌名,最好能暗示品类和服务。也就是说,你做什么行业,做什么品类,你的品牌名最好能有所关联。

比如易到用车,意味着很容易就能叫到车;叫个鸭子,很容易想到是一个可供配送的卖鸭子品牌;宝洁,很容易联想到该产品是日用消费品;支付宝,很容易想到是与金钱有关;微信,很容易就能想到是与他人沟通有关(信息传递);脑白金,很容易联想到时与大脑有关的比较珍贵(白金是贵重金属)的产品。

3.通俗易懂

每个营销人都希望品牌取名成功后是能进行广泛传播的。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线下口碑传播。

试思考一下,一个消费者想把你的产品介绍给朋友,却因为你的品牌名字太绕口难记,无法表达,也就让传播中断了。同样,人名字也一样,有人叫刘欢、而有的人却叫成懿璇。第二个名字中“懿”相信大多数人来见都没见过。因此,通俗易懂特别重要。很多广告人(尤其是新手)执着于起太过于文艺的名字,并明白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是大文豪,大学教授,大多消费者仅仅是最普通的平民。

例如曾经碰过的一个客户,想做茶叶,就起了类似“缇(ti)韵茶道”、“云巷茶客”这类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少饭馆,为了体现文雅,经常用“鑫”、“淼”、“”等笔画复杂、不易辨认的字,这是炫技,对消费者是无效的。试想一下,我想提前预定座位,连你的店名我......>>

问题六:高油酸是什么意思?在食用油中算是好的么? 你这问题问的好专业,简单给你解释一下,高油酸就是油酸含量很高,油酸是油脂的一种,油脂又是组成食用油的一种成分。油脂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众所周知反式脂肪酸是不好的,那这其中最好的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就是油酸,所以其实油酸含量高是好的……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这问题太专业了亲

问题七:为什么说亚麻籽油是素食者必不可少的 首先,建议上“知乎”或百度贴吧“蔬食”吧寻找答案,那里更专业。

应该说α-亚麻酸是素食者必不可少的,因为除了部分海藻,几乎任何植物性食物都不富含现成的DHA和EPA(有助于智力和视力发育以及心脑血管),素食者只有通过摄取DHA和EPA的前体物质ALA(α-亚麻酸)在体内转化为DHA和EPA,而且转化效率较低,富含ALA的植物性食物包括紫苏籽、奇亚籽、亚麻籽及其食用油、双低菜籽油,核桃、大豆也含有少量ALA。而对于孕妇、乳母、婴幼儿素食者,应该直接补充DHA藻油。实际上,鱼类并非DHA和EPA的生产者,它们也从海藻中摄取这些脂肪酸并富集保存于自身,但同时也在富集海洋中的污染物,并且和鱼油相比,藻油的DHA/EPA比例更适合婴幼儿。

问题八:喝酒前吃什么不容易醉而且又不 知乎 一、酒前

1、喝酒之前,吃饭只能吃7份饱,且不可大量饮水。(这是为了留下肚子好喝酒)

2、喝酒之前半小时,喝瓶牛奶,最好是纯奶或者含糖的,可预防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症。饮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可促进乙醇分解,又能保护胃黏膜。由于脱水会使盐分丢失,可适量饮些淡盐水或补液盐。(最要省事哈)

3、不要空腹饮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因为这样可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

二、酒中

1、喝酒时且忌不能饮用冰水、柠檬水等等 *** 性的饮料,不然前面的牛奶就白喝了;不要和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

2、喝白酒,不可一饮而尽,须的分成几口喝。喝啤酒,须待得啤酒漠落下以后再喝,否则,轻则腹涨难受,重则现场直播。

3、喝酒的间隙喝酸奶--不用说了吧,酸 醇=水

4、由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还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5、宜慢不宜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6、食饮结合。饮酒时,吃什么东西最不易醉?以吃猪肝最好。这不仅是因为其营养丰富,而且因为猪肝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的丢失,而猪肝又是维生素B最丰富的食物,故吃煮猪肝或炒猪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三、酒后

1、酒后不可以喝醋、喝茶解酒,这些都是误区,醋和茶都不能解酒。

2、酒醉后最好不能喝浓茶,但可以喝点淡茶。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后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很多人酒后往往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来一碗面条就非常好。

3、甜点加水果。饮酒后立即吃些甜点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状态。俗话说“酒后吃甜柿子,酒味会消失”,这话不错。甜柿子之类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谢掉,甜点心也有大体相仿的效果。

4、至于在饮酒之后,能够尽量的饮用热汤,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特别具有解酒效果。

5、酒后如发生呕吐不止,应立即找来矿泉水一瓶灌下,以免胃里没有东西而呕出血来。

6、呕吐完后,不可立即进食,尤其是烧烤一类食物。

7、睡觉之前请记住在床头放置盛器一个,以免,睡后惊醒欲呕吐在还未到达洗手间之前已然喷将出来。

8、翌日,若感胃酸,请服用胃舒平,等胃酸缓解后再喝水。

9、惹感胃痛,可适情况服用其他胃药,且不可服用止疼药,因为止疼药对于胃疼疗效胜微。

10、早点可选用豆浆、牛奶一类热饮。若还需上班者,可选用脉动、红牛等提神饮料,以保证不耽误工作。

问题九:知乎里面有一个刑警关于人性探讨的帖子是什么 --修改于六月八日太平洋时间一点四十一分,由于我今天从东海岸回了加

州,飞了五个小时 *** 都坐扁了现在才回来修改答案,实在抱歉。---

我前几个月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处理美国重刑犯被收监后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件,

具体来说,是Washington D.C. 犯事的人的案件。对DC有概念的人都知道这

个地方人口有多少,犯罪率也并不是非常高的,恶性案件也并不是很多。就这

样,也够我们几个机构忙一阵子。

这群人有的要呆15年才能出狱,有的是终身监禁,犯罪的内容千奇百怪。有的

人被抓进去的时候,苏联还精神头十足地活着,但等他要出来的时候可能

iPhone都更新到20了,家里其他人还有朋友都死光了,都没人投奔,也无怪乎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一大哥自杀。在里面蹲着,在外边呆着,都没啥指望。

即便表现好,假释出狱,有的时候就因为在超市偷拿了一个糖块,就又进去蹲

着了。

重要的并不是说他们犯了什么样的事,而是他们权益受到侵犯的状况。

有糖尿病患者在监室里面被“捡肥皂”的,对花生过敏但狱卒只给他花生饼吃

的,皮肤溃烂全身冒泡监狱不给治的,被牢头狱霸打瞎了眼睛折了肋骨而监狱

置若罔闻的,种种情态,能编纂一本《百鬼夜行》也不为过。90%都是黑

人,本来就教育程度略低,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的又大有人在―

―而我们能接收到的,只是我们这个区域的,愿意/能够和我们反映情况的人

的信息。请回忆一下,DC是一个多么小的地方,你就会觉得整个国家那些被折

磨的囚犯们绝对数量应当是非常可怕的。美国有着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囚犯呢。

给我写信的人里面,有一个被皮带吊住手腕一关关两三天的人整个手都坏死了

,而狱卒在监室外边用监狱里的电脑上亚马逊买东西照买不误。

还有Supermax case,如果有人感兴趣的话可以Google一下看看。我们老板飞

了好几次科罗拉多,回来一睡睡48小时,给我们讲这个案件的时候说,她那些

去过关塔那摩的朋友们都觉得,如果一定要被关着的话,还是去关塔那摩比较

好一点。

罪犯是不是罪大恶极?当然是。但是在那种情况之下,每个人都是弱势群体。

隔着一层铁栅栏,警棍伸进来把你的牙打掉,你如果不和血吞,下一个在监视

器区域外被“绊倒”摔断脖子的人就可能是你。私营的Correction

Institute里面你打工每小时赚10美分,你寄一封信就要至少34分钱。想整死

一个人,简直太简单了。你是聋哑人?是残疾人?监狱里面的员工要你去强制

劳动你怎么办?

呵呵,干呗。

监狱有的是以correction center之类的名义外包给私营企业的。你以为

在里面真的是在correction?

所以我老调戏美国人说中国用slave labor不正当竞争什么的。看看自己那德

行。10美分。

私营的开监狱难道是为了社会公益?换你你开?

你想为自己牟利,那ok,你会想让自己手下的人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怎么样能让自己手下的人多一点?――开源节流呗。

很多就写信说自己刑期算错了,本该假释也没假释。他们自己大字不认识

几个,为了自己早几个月出来去监狱图书馆做legal research。

去投诉,信又给拆了,回头报复的花样有的是。

狱卒也有黑人,我参观过的机构当中,甚至基本都是黑人在管黑人。狱卒也有

孩子也有家人,也会扮演温柔可亲的角色。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接待我们调查

取证的时候,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所谓的“无辜受害者”,“正义代表”,在来信里却可以变得麻木到如此

,残忍到如此。我虽然知道......>>

问题十:吃素是不是开始身体会很差,后来会变好? 应该不是的,关键在于合理素食。另外,建议上“知乎”或百度贴吧“蔬食”吧寻找答案,那里更专业。

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素食确实比杂食更有利于健康,素食人群往往有较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压、氧化应激水平以及较好的血糖控制,能降低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二型糖尿病、肥胖症和某些癌症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素食人群往往摄取了较多的膳食纤维、钾、镁、维生素C和E、叶酸、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及其它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摄取了更少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其次是因为生物放大作用,植物性食物中的环境污染物残留量远低于动物性食物。

但由于蛋白质、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2、维生素D、铁、锌、钙等营养素往往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更高或更易吸收,素食人群需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才能充分体现素食的健康优势,否则会增加营养不良的风险。素食人群主要分为纯素和奶蛋素两种类型,后者更容易保证营养均衡。

均衡素食的十大原则(参考了最新的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素食人群制定的膳食指南;食物的推荐摄入量均为可食部生重):

1、主食粗细搭配

和精白米面相比,未精细加工的全谷类食物保留了谷类营养精华,含有更多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全谷类食物口感较差,需要合理烹调,或与其它食物搭配食用,如玉米粥、荞麦粥、桂圆燕麦粥、薏米红豆粥、小米绿豆粥。

建议纯素人群每日摄入谷类250~400克(其中包括全谷类和杂豆类120~200克)、薯芋类50~125克;奶蛋素人群225~350克(全谷类和杂豆类100~150克),薯芋类50~125克。

2、摄入足够的大豆及其制品

包括黄豆和黑豆,其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甾醇以及大豆卵磷脂等。

建议纯素人群每日摄入大豆类50~80克或等量的豆制品,发酵豆制品5~10克;奶蛋素人群25~60克。

50克大豆换算成豆制品相当于豆浆750克、南豆腐300克、北豆腐150克、豆腐干125克、素鸡125克、千张75克、腐竹40克等。

发酵豆制品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豆制品,包括腐乳、豆豉、臭豆腐、酸豆浆、豆酱、酱油等,含有更多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其中的含盐量往往较高,应适量食用。

3、常吃坚果种子、菌菇和海藻

坚果种子不仅可作为蛋白质的补充来源,还可作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补充来源,但其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应适量食用。

建议纯素人群每日摄入坚果种子20~30克;奶蛋素人群15~25克。

菌菇和海藻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真菌多糖、海藻多糖等。晒干的菌菇还含有维生素D,部分海藻还含有活性维生素B12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建议每日摄入菌菇和海藻5~10克(干重)。

4、素食人群同样需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

最好餐餐有蔬菜,保证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更高,应至少占总量的1/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日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5、充分满足维生素B12的需要

虽然奶类、部分海藻(如中国南方的条斑紫菜,也是海苔的原料)含有活性维生素B12,发酵豆制品可能也含有活性维生素B12,但难以很难充分满足维生素B12的需要,最可靠的非动物性维生素B12来源是强化食品(包括营养酵母,可以网购)和补充剂(药店就有卖的,一瓶25微克100片最低价不到一块钱)。即使是50岁以上的非素食者也有必要补充维生素B12。欧美发达国家通常都有丰富的营养强化......>>

淘宝销售亚麻籽油资质

淘宝开食品店需要的证件和资质具体如下:

一:预包装/散装商品,须提供:

1、营业执照;

2、《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生产许可证》;

3.小作坊制售商品,须持有营业执照和小作坊登记证;

4.食品添加剂生产厂家,须持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二、关于商品发布的要求:

1.商品的描述信息在商品类页面各区块中(如商品标题、、属性区域、详情描述等)保证要素一致性,如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码、厂名、厂址、厂家****、配料表、贮存条件、保质期、食品添加剂、生产日期、品牌名称、包装方式、产地等信息;

2.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卖家须在商品发布时如实勾选对应选项,并在商品详情页或通过其他方式明示食品的保质期和过期时间;

3.保质期大于等于30天的商品,当其剩余保质期小于10天的,不得发布(区域零售食品等特定商品除外);

四:预包装商品发布时上传的宝贝必须包含食品标签的实物图,图中能清晰展示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执行标准、贮存条件、营养成份表、产品标准代码等信息;

五:商品发布时须正确、完整填写“产地、包装方式”等属性,并按提示上传相应的生产许可证、食品标签、中文背标等

开食品淘宝店就需要有营业执照,

然后是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等,有了这些资质之后就可以顺利的开店了,食品类目是一个特殊的类目,所以资质方面的要求比普通的类目要求更多点。

各种食用油的优缺点吃油要避开5大误区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从调味品的顺序来看,食用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会选择健康用油吗?一起来看看吧!人体必需的八大营养素中,脂肪酸总量的70%来自食用油。选对油、用对油对健康至关重要。究竟最该选哪种食用油?特邀营养专家,教你明明白白吃对油。一张“油类家族”排行榜

橄榄油茶籽油

优点

橄榄油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70%以上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油酸的油,有利于降血脂、抗血凝、阻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橄榄油还含抗氧化物,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

茶籽油也属于高油酸型植物油,国产茶籽油性价比更高。

缺点

相对大豆油来说,橄榄油和茶籽油的维生素E含量不高。

高级初榨橄榄油最好用于凉拌或做汤,而一般橄榄油用来炒菜、炖菜均可。

国产茶籽油炒菜、凉拌都行,购买时优先选择压榨产品,质量更好。

花生油芝麻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

优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类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较平衡,属于均衡型植物油。

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营养成分。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

缺点

这类油所含的油酸没有橄榄油和茶籽油高。

这类植物油耐热性不错,适合炒菜。

购买花生油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的产品。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这种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质花生油存在风险。

通过传统压榨法生产的芝麻油,在香气和营养价值上更好,适合凉拌、蘸料或做汤。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

优点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均富含维生素E。大豆油含卵磷脂、玉米油含抗氧化物阿魏酸酯、葵花籽油含植物固醇和磷脂,各有保健功效。

相比之下,压榨型葵花籽油更值得推荐,其所含抗氧化成分更多。

缺点

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所以这类油脂在煎炸或反复受热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有害。

这类植物油怕热,适合炖煮、日常炒菜,不适合油炸。要控制温度,别让油锅冒烟,应热锅凉油。

猪油黄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

优点

猪油中含饱和脂肪酸43.2%、油酸44.2%、亚油酸8.9%,由于饱和脂肪酸占比很高,因此称为饱和型食用油。黄油、牛油等动物油、棕榈油、椰子油等也类似。

这类油脂的耐热性较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较少。因此,这类油脂常被用来加工面点、煎炸食品。

缺点

大多动物油脂含较多胆固醇,以猪油为例,平均每百克含胆固醇93毫克,不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不建议多数人经常食用这类油脂,因为日常吃的肉类和奶类已经让人获得足够的饱和脂肪酸。

喜欢吃各种酥脆食品的人注意了,美味的口感背后隐藏着大量的饱和油脂,最好少吃。

吃油要避开5大误区

每顿饭都离不开的“油”,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下面的误区你错了几个?

吃油多样化就是吃不同名字的油

事实上,油脂虽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构成可能属于同一类。

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和米糠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类似等。

所谓不同油脂的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茶籽油和亚麻籽油替换等,才是正确的选择。

煎炸过的油可以用来炒菜

很多人不舍得扔炸过食物的油,还会用来高温炒菜或油炸。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因为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产物。

如果真的想二次利用,就要避免再次高温加热到冒油烟。“回锅油”可以用来煮汤、做花卷。

无论怎样烹调都用同一种油

不同油的耐热性不一样,过高温度的烹调会加速致癌物产生,带来健康风险。正确做法:

煎炸应该用最耐热的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等。

炒菜应该用耐热性较好的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

做汤、凉拌应该用耐热性差的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

患病人群和家人吃一样的油

心脏病人群,应该优先选择以下油:茶籽油、橄榄油、低芥酸菜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等。

血脂高人群,应该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议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无论吃肉多少用油量不变

常吃猪牛羊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可以适当吃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肉吃少的人,偶尔可以用动物油烹调。

吃素食的人,可以选择茶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米糠油,加上少量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亚麻籽油。

亚麻籽榨油机选哪个品牌的最好?

给老妈买的就是爱帮品牌的榨油机,很不错的,这么硬的小小的亚麻籽能榨起来非常顺,并且油温实际测量过有小于45度呢 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有多次讲到亚麻籽的好处,并且提倡一定要冷榨的亚麻籽油才健康,因此才买的!爱帮分子榨油机没让我们失望。

哪种植物油最健康

问题一:哪种食用油对人体健康最好? 不要光看牌子,要看实用价值.

如何选购保健营养的食用油

豆油、菜油、生油、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调和油,超市里五花八门的食用油常让马大嫂们挑花了眼,都夸自家的品牌油保健且富含营养,那阿拉究竟该买什么油?

有促销广告推崇1:1:1的调和油,即食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应各占33%。但国际营养专家们认为理想的比例是1:6:1,因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坏胆固醇LDL的数量和氧化可能平稳血压和增加好胆固醇HDL的数量,阻止血块凝结和血栓形成,而饱和脂肪酸则反之,有可能增加血压升高和血块形成的积率。肥肉、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和加拿大菜籽油等则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虽是必须脂肪酸(主要分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两种),但ω6和ω3脂肪酸的比例也应调整适当,理想值应小于4:1,而大多数中国人的烹调油以富含ω6脂肪酸的豆油、生油、玉米油为主,很少吃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油、亚麻籽油和菜籽油,无疑不利健康。

食用油对人体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往往还与烹饪习惯有关,油脂若经长时间高温煎炸等深度氧化后会分解出100余种挥发物质,部分有毒性甚至易致癌变,故应选购发烟温度较高的精炼植物油(230℃),如玉米胚芽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棕榈油等作煎炸油。目前选用具有高抗氧化能力的玉米胚芽油为原料而精炼加工成的首批高烟点(240℃)家庭专用融氏煎炸油已投产应市。

理想比例的出台,无疑为新一代科学调和油的研制投产指明了方向,橄榄油虽属较为理想的烹饪油,但价格校昂贵,难以普及推广,除了脂肪酸含量外,豆油钙质高,菜油含铁量多,玉米油和花生油则维生素E含量丰富,专家还建议,除了培养少食煎炸起酥食品和快餐油炸食品的饮食好习惯外,交替使用这些营养价值各有特点的食用油,也是一种好办法。

如何选用食用油,如何鉴别食用油的质量,如何识别食用油的真伪呢?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负责人解释说,从维护人体健康出发,选择食用油,可少吃动物油,提倡吃植物油,尤其多吃茶油、橄榄油、菜籽油。吃油的量一般提倡每人每天不要超过25克(半两),每月每人不要超过750克为宜。

在伪劣品鉴别方面,老百姓要留心:一些地区的植物油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况较为严重,如将毛油当一级或二级油进行销售,将低价位的植物油掺入高价位植物油中进行销售,如在香油中掺入低价油进行销售,以牟取暴利。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植物油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一看色泽: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油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异。

二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浑浊。

三看有无沉淀物: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小。

四看有无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则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芝麻油掺假较多)。

五闻: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异味。

六查: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看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期,无厂名、无厂址、无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要特别注意,不要上当。

炒什么菜,用什么油

菜籽油适合煎炸 大豆油适合炖炒 橄榄油适合凉拌

如今的超市货架上都摆放着品种繁多的烹调油,什么色拉油、调和油、橄榄油、红花油、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实际上,各种烹调油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许多方面难分高下。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

色拉油:可以生吃

色拉油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原料一般是大豆和菜籽,其颜色很浅,气味较淡,杂质极少。色拉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需达到80%以上,而饱和脂肪......>>

问题二:哪种食用油比较好 不要光看牌子,要看实用价值.

如何选购保健营养的食用油

豆油、菜油、生油、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调和油,超市里五花八门的食用油常让马大嫂们挑花了眼,都夸自家的品牌油保健且富含营养,那阿拉究竟该买什么油?

有促销广告推崇1:1:1的调和油,即食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应各占33%。但国际营养专家们认为理想的比例是1:6:1,因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坏胆固醇LDL的数量和氧化可能平稳血压和增加好胆固醇HDL的数量,阻止血块凝结和血栓形成,而饱和脂肪酸则反之,有可能增加血压升高和血块形成的积率。肥肉、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和加拿大菜籽油等则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虽是必须脂肪酸(主要分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两种),但ω6和ω3脂肪酸的比例也应调整适当,理想值应小于4:1,而大多数中国人的烹调油以富含ω6脂肪酸的豆油、生油、玉米油为主,很少吃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油、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疑不利健康。

食用油对人体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往往还与烹饪习惯有关,油脂若经长时间高温煎炸等深度氧化后会分解出100余种挥发物质,部分有毒性甚至易致癌变,故应选购发烟温度较高的精炼植物油(230℃),如玉米胚芽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棕榈油等作煎炸油。目前选用具有高抗氧化能力的玉米胚芽油为原料而精炼加工成的首批高烟点(240℃)家庭专用融氏煎炸油已投产应市。

理想比例的出台,无疑为新一代科学调和油的研制投产指明了方向,橄榄油虽属较为理想的烹饪油,但价格校昂贵,难以普及推广,除了脂肪酸含量外,豆油钙质高,菜油含铁量多,玉米油和花生油则维生素E含量丰富,专家还建议,除了培养少食煎炸起酥食品和快餐油炸食品的饮食好习惯外,交替使用这些营养价值各有特点的食用油,也是一种好办法。

如何选用食用油,如何鉴别食用油的质量,如何识别食用油的真伪呢?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负责人解释说,从维护人体健康出发,选择食用油,可少吃动物油,提倡吃植物油,尤其多吃茶油、橄榄油、菜籽油。吃油的量一般提倡每人每天不要超过25克(半两),每月每人不要超过750克为宜。

在伪劣品鉴别方面,老百姓要留心:一些地区的植物油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况较为严重,如将毛油当一级或二级油进行销售,将低价位的植物油掺入高价位植物油中进行销售,如在香油中掺入低价油进行销售,以牟取暴利。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植物油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一看色泽: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油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异。

二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浑浊。

三看有无沉淀物: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小。

四看有无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则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芝麻油掺假较多)。

五闻: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异味。

六查: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看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期,无厂名、无厂址、无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要特别注意,不要上当。

炒什么菜,用什么油

菜籽油适合煎炸 大豆油适合炖炒 橄榄油适合凉拌

如今的超市货架上都摆放着品种繁多的烹调油,什么色拉油、调和油、橄榄油、红花油、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实际上,各种烹调油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许多方面难分高下。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

色拉油:可以生吃

色拉油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原料一般是大豆和菜籽,其颜色很浅,气味较淡......>>

问题三:什么油最健康 选择食用油:营养健康是关键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在超市的食用油货架前越来越无所适从,但如果了解了各种食用油的营养成分,选择就变得简单多了。

椰子油、棕榈油类似动物油;鱼油胜似植物油

动、植物油的脂肪酸主要是由甘油三酯分子组成的。不同的脂肪酸经过各式各样的结合,在自然界形成无数种甘油三酯,再通过膳食被人体摄入。

脂肪酸可大体被分为三大类: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一般而言,动物油中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如猪油含42.3%),植物油中的椰子油及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高。一般植物油则多不饱和脂肪酸较为丰富(如花生油含41.3%,豆油含62.8%,玉米胚油含48.3%,芝麻油含46.6% ),鱼油是另一类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其他植物油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量较多,如茶油含78.6%、橄榄油含72.3%、菜籽油含74%。

各种脂肪酸对人体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会导致血胆固醇浓度上升;不饱和脂肪酸可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从维护人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应少吃动物油,提倡吃植物油,尤其倡导多吃茶油、橄榄油、菜籽油。吃油的量也应控制在每人每天不超过25克(半两)。

降胆固醇之王―――玉米胚油、米糠油、葵花籽油

我国的植物油主要产品有菜籽油、豆油、棉籽油、芝麻油、花生油等。菜籽油含饱和脂肪酸最少,仅为6%,不饱和脂肪酸占90%以上,所以最有利于降低胆固醇。但是菜籽油中含有较多芥酸,具有使人不愉快的苦辣味道,同时,菜籽油还含有少量芥子甙,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棉籽油和花生油含饱和脂肪酸相对较高,在20%以上,因此对降低胆固醇不是十分理想。芝麻油和豆油含饱和脂肪酸14%左右,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而且易于消化吸收,食用后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很受人们欢迎。葵花籽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占90%左右,其中极大部分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亚油酸,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经常食用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降低胆固醇作用最好、具有一定疗效的植物油要属玉米胚油和米糠油。它们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B2、E及磷脂、甾醇等物质,这些都是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用的物质。

日本科学家研究认为,长期食用各种植物油,对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浓度降低的结果是:米糠油降低18%、玉米胚油降低16%、葵花籽油降低13%。

红花籽油、橄榄油、葵花籽油―――保健、美容之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油脂中含有的亚油酸,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含量,调节心脏和老化了的内分泌系统,间接恢复神经功能,因而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亚油酸无法由人体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所以亚油酸含量的高低,也成为评价食用油档次的指标之一。

红花籽油被营养界公认为“亚油酸王”,亚油酸含量可达85%以上,在已知食用油中居榜首。葵花籽油的亚油酸含量也不低,而且葵花籽油的成本较红花籽油稍低,更适合普通大众食用。葵花籽油还含有天然维生素E及维生素B,具有延缓衰老,防治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症等效果。据专家介绍,欧美人常吃的橄榄油也是一种亚油酸含量较高的食用油,还可以用作化妆品,对人体同样十分有益。

烹调油与色拉油

烹调油又叫菜油、烹饪油或煎炸油,色淡且风味良好,炒菜或煎炸时高温(190℃~200℃)不易产生油烟和分解物质。色拉油又叫凉拌油,可以直接拌入凉菜中食用,食品工业常用作蛋黄酱、鱼类、贝类罐头添加油。由于考虑存放和运输因素,色拉油也要求有相当高的耐热性和风味稳定性。色拉油含有亚油酸含量较烹饪油高,不宜作为煎炸油使用,但可以作为炒菜使用。...>>

问题四:哪种常见食用油最健康? 每种油都有它的特点,都不要长时间的高温加热、循环使用,因为长时间高温加热势必要产生大量油烟,其中的有害物质会被我们吸入体内,所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需求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油,正确用油才是王道。

公司是制造生产山茶油的,食堂做菜一直都是使用的山茶油,所以吃了也有一年多,在口感上来说,相比之前家里使用的大豆油来说,口感比较清爽不油腻。

问题五:哪种食用油好? 最健康? 不管哪种食用油吃多了都不好,都不利于健康。

现在相对好一些的食用油是冷榨油,包括橄榄油、油茶籽油、核桃油、紫苏油、月见草油、亚麻油(胡麻油)、红花油、南瓜籽油、葡萄籽油等等,不过这些小品种油脂价格都相对较高。

金龙鱼只是嘉里粮油的一个品牌,也包含很多不同品种的油,不能单单的就说金龙鱼的油好。中粮、邦淇等其它的油脂加工企业同样有很不错的油脂,只是目前国内金龙鱼的广告铺天盖地,市场份额占的比例比较大。

对于我们平时食用,可以选择花生油、油茶籽油(南方比较普遍)、胡麻油(内蒙、河北比较多,价格也不贵)。

油温加热不要太高。

说金龙鱼很垃圾的哥们 不知道你去别的食用油厂看过没 其实大同小异 我不是益海嘉里的人 不是在替金龙鱼说好话

问题六:6大食用油,哪种最健康 1、益智健脑―核桃油

健康成分:核桃

核桃被列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具有“大力士食品”以及“营养丰富的坚果”之美称,不但营养价值丰富,且具

有卓著的健脑效果及保健功能。

功 能:核桃油中富含丰富的磷脂,是大脑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素,对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维持神经系统正常

机能的运转大有好处。丰富的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及多种微量元素,极易消化吸收并容易贮存。核桃油中

还含有角鲨烯及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保持骨质密度,并可保护皮肤,防辐射,增强免疫

力。对婴幼儿来说还具有于平衡新陈代谢、改善消化系统的功效。

烹调方式:低温烹饪或直接调用

储存方式:避光,避免太阳直晒

2、东方橄榄油―茶籽油

健康成分:山茶籽

山茶籽油是我国传统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之所以称其为“东方橄榄油”是因为山茶籽油的油脂组成及营养成

分都与橄榄油极其相似。

功 能:山茶籽油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角鲨烯、茶多酚等物质,不但可以降低胆

固醇,还可以使宝宝提高免疫力,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促进矿剂的生成和钙的吸收,对生长期的宝宝尤其重要。

另外,山茶油还是比较接近人奶的自然脂肪,是较适合婴儿的优秀食品。而其中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成分,不但可以预

防疾病,还有养颜护肤的美容效果呢。

烹调方式:直接食用

储存方式:避光,避免太阳直晒

3、高锌――花生油

健康成分:花生(又名长生果)

花生属于高蛋白作物,富含脂肪、卵磷脂、维生素A、B、E、K以及锌、钙、磷、铁等元素,营养丰富。

功 能: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还有人体所必需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油四烯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

酸,对调节人体机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及预防疾病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也是食用油类中

最高的:每百克花生油含锌元素8.48毫克,是色拉油的37倍,菜籽油的16倍,豆油的7倍。它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

育。宝宝如果缺锌,就会出现发育不良,智力缺陷等症状。而花生油中所含有的脑磷脂、卵磷脂和胆碱也可以有效地

改善记忆力,对宝宝的智力开发益处多多。

烹调方式:煎炒烹炸,200℃以下的高温皆可

储存方式:避光、避免太阳直晒

4、保健油―葵花籽油

健康成分:葵花籽油

不含芥酸、不含胆固醇和黄曲霉素,现代医学分析,葵花籽能治失眠,增强记忆力,是保健价值比较高的一种食

物油。

功 能:亚油酸的含量与维生素E的含量比例均衡,十足的亚油酸在血管中起到清道夫的作用,而维生素E则有助

于宝宝的健康发育,具有治疗失眠,增强记忆力等健脑益智的功效。若新妈妈经常食用葵花籽油可增多母乳分泌。而

且对准妈妈的“孕期糖尿病”还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烹调方式:低温烹调使用

储存方式:避光、避免太阳直晒

5、美味可口―芝麻油

健康成分:芝麻油

芝麻油的消化吸收能力极高,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富含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

功 能:常食芝麻油可以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使宝宝体内的营养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利用。

而且用芝麻油调出的菜品味道清香可口,可以 *** 宝宝的食欲。芝麻油特有的滑肠功能,有利于宝宝新陈代谢的顺

畅。

烹调方式:直接食用,如蛋羹或者菜泥当中,都可适量加入

储存方式:避光、避免太阳直晒

6、记忆保护―大豆油

健康成分:大豆

大豆油中富含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吸收。

功 能: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

问题七:植物油是什么油包含哪几种油什么植物油最好 植物油包括有:

1.菜籽油,2.橄榄油,

3.核桃油,

4.棉籽油,

5.桐籽油,

6.花生油,

7.大豆油,

8.芝麻油,

9.玉米油,等等。

调和油是混合油 不是单纯的植物油!!

问题八:吃什么油最健康 如今的超市货架上都摆放着品种繁多的烹调油,什么色拉油、调和油、橄榄油、红花油、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实际上,各种烹调油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许多方面难分高下。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

色拉油:可以生吃

色拉油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原料一般是大豆和菜籽。色拉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需达到80%以上,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烹调菜肴,其中菜籽色拉油热稳定性好,适合作为日常煎炒用油。大豆色拉油不耐高温,不适合用于强火爆炒和煎炸食品。

麻油:生熟两用

麻油即芝麻油,俗称香油,由成熟芝麻压榨而成,香味特殊。其脂肪酸组成以油酸与亚油酸为主,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d、e和卵磷脂。钙含量特别多,达620~780mg/100g,是其他食物少见的。芝麻油可以生熟两用,可用于凉拌菜、烧、炒菜等。

花生油:注意挑选品牌

高级花生油由优质花生精制而来。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因此粗榨花生油由于卫生质量难以控制而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店或超市,挑选有品牌保证的高级花生油。花生油富含单不饱和酸和维生素e,热稳定性比色拉油还要好,是品质优良的高温烹调油。

玉米油:降低胆固醇

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其脂肪酸组成与葵花籽油十分类似,而且油酸及亚油酸比例恰当,因其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优于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亚油酸的油脂。玉米油可以作为色拉油使用,用于制作凉拌菜和色拉等食品,也可以用于炒菜和煎炸。

[nextpage]

葵花籽油:不宜用于煎炸

葵花籽油也叫向日葵油,是高亚油酸的油脂,与玉米油的成分比较相似,并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营养价值较高。葵花籽油精炼后呈淡**,有独特的香气。精炼向日葵油适合温度不太高的炖炒,不宜用于煎炸食品。

黄油:老人最好别吃

黄油含脂肪80%以上,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黄油的热稳定性好,香气浓郁,是比较理想的高温烹调油脂。其中维生素e含量比较少,却含有相当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然而,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胆固醇,因此老年人和高血脂患者不应选用它作为烹调油。

调和油:最适合日常炒菜

调和油是用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其中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也有以葵花油和棉籽油为主的调和油。调和油的营养价值依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别,但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调和油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最适合日常炒菜使用。

橄榄油:凉拌增加独特风味

橄榄油在各种烹调油中价格最为高昂,因为我国所销售的橄榄油主要靠进口供应。橄榄油的优势在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避免氧化损伤和升高血脂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橄榄油具有独特的清香,可用来炒菜,也可用于凉拌增加风味。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现在有些“植物奶油”或“植物黄油”是用大豆油经人工加氢制造的产品,其口感和烹调效果类似黄油,却含有不利于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儿童和老人最好少食用。

问题九:哪种食用油对身体健康最有益? 你每天吸收的营养有30%都来自油,所以选对食用油对人体很重要,以下为大家介绍最有益健康的七种食用油:大豆油

大豆油是亚洲人最喜欢的食用油,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及抗衰老的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大豆油能增强免疫力,同时有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健康。但正因为大豆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所以也很容易变质,建议你购买时选择小包装的,且尽可能高选择出厂日期近的。

玉米胚芽油

玉米胚芽油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再加上它们被人体吸收的比例能超过90%,所以常吃玉米胚芽油能预防皮肤衰老,保持皮肤光泽,护肤效果非常明显.葵花子油

葵花子油不仅口味清香,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含有非常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胆固醇功能,能有效预防高血脂和动脉硬化。

棕榈油

棕榈油是欧洲人常用的食用油,含有非常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甚至比胡萝卜中含有的量还多15倍。经常食用棕榈油有助于降血脂和降低胆固醇,还有防癌功效。沙棘油

沙棘油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A的含量甚至比鱼油中的还丰富,此外,沙棘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K、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因此,常吃沙棘油不仅可以有效抗疲劳、抗辐射,预防癌症,还能保护心脏和血管。

米糠油

米糠油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也含有非常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维生素D、胡萝卜素、卵磷脂和肌醇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保护生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 橄榄油

橄榄油是最受到全世界营养学家推荐的日常食用油。它不仅含有最丰富的抗自由基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和胆囊;还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E,能预防骨质疏松。

准备最佳面包伴侣

早餐还是“面包+黄油”、或者“面包+果酱”?快给自己的健康升级吧!最新版本的面包伴侣是──橄榄油,而且是口味各异的橄榄油。用新烤热的面包蘸上口味各异的橄榄油,就是最健康美味的营养早餐!

问题十:网上疯传植物油做饭致癌 什么油最健康 吃什么油最健康

1、对于普通的花生油和大豆油,一般都是建议冷锅冷油,适当加热后就开始炒菜,尽量不要热锅炝油或者用来煎炸,这样很容易导致油被氧化,影响油的营养价值。

2、对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比如茶油,橄榄油,完全就不应该用来炒菜,因为很轻微的加热都会导致这些油被氧化,完全失去其应有的保健功能。

3、油换着吃。比如,这次买的是玉米油,那么下一回就买亚麻籽油。总之,是一类与另一类之间的替换,而不是在同一类中换不同的品种。  4、最好的方法是“三合一套餐”,即亚麻籽油1份+橄榄油或茶油1份+菜油或豆油或花生油或玉米胚芽油等1份,可按1:1:1的比例混合食用。

每天炒蔬菜放油,但哪种食用油是最健康的?

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都可以选择。

7种常见食用油的区别

⑴猪油

猪油是很多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吧,炒青菜特别香,是改善生活的必备品。猪油是动物油,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过去吃肉少,所以经常吃猪油,如今基本上天天都能吃到肉,如果再经常吃猪油,很容易引起肥胖。现在讲究健康饮食,猪油偶尔吃一下还可以,不能天天吃哦。但不可否认,猪油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

⑵大豆油

大豆油是常见的食用油,价格比较便宜,主要的营养成分是油酸和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大豆油的颜色较深,炒菜时遇热就很容易起泡,但由于价格便宜,外面的饭店基本上都是用大豆油炒菜。但是亚麻酸和亚油酸都不耐热,尤其是亚麻酸,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氧化,对健康十分有害。

⑶菜籽油

小时候吃的菜籽油颜色比较黑,如今技术提高后颜色变得比较透明了,是金**的,具有特殊的气味。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其中芥酸含量最多,能够润燥杀虫、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等,几乎不含胆固醇。

⑷花生油

花生油的营养价值极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吸收率非常高。颜色金黄透明,气味香浓,不亚于芝麻油。经常食用花生油,能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增强记忆力,延缓脑部退化,含锌量远高于其它油,是补锌的绝佳吐途径。花生油含有的维生素E,味道好,耐热性好,适合用来做炒菜。在不增加脂肪的前提下,把黄油,牛油换成花生油,对预防心脏病危险是有好处的。

⑸橄榄油

这种油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千年,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被认为是到如今发现的食用油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能够美容润肤、增强肌肤弹性,抗衰老等。由于橄榄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耐热性比大豆油好,氧化的危险比较小,橄榄油用来凉拌和炒菜都是可以的。

(6)玉米油

玉米油是高油玉米的胚芽中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6%,占绝对的优势,亚油酸的含量最高,脂肪酸的比例和大豆油比较相似,玉米油的优势是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普通的植物油。但是这种油不是非常耐热的,适用于制作加热时间较短的食物。

(7)芝麻油

芝麻油又称为香油,是用白芝麻或黑芝麻炸出来的油,芝麻油的优势在于它的美妙香气,为了保持珍贵的香气,芝麻油是所有烹饪油当中最原生态的一种,其中天然成分都保存在油里。芝麻油的脂肪酸比例比较均衡,与花生油较为相似,香油不能高温加热,只能用于凉拌或者做汤时用来调味。

家庭做菜选用哪几种油较为合适?

米糠油 254°C

茶油 252°C

菜籽油高油酸 246°C

---八成成油温240°C,以上为油炸温度,以下为炒菜温度。

---我是油炸的分割线---

菜籽油精制 240°C

菜籽油压榨 240°C

橄榄油果渣油 238°C

棕榈油 235°C

玉米油精制 232°C

花生油精制 232°C

麻油半精制 232°C

大豆油精制 232°C

葵花籽油精制 232°C

---7成油温210°C,以上温度为炒菜干煸爆炒温度。

---我是炒菜的分割线---

葡萄籽油 216°C

橄榄油特级初榨 191°C

猪油 182°C

黄油 177°C

麻油未精制即小磨香油 165°C

玉米油未精制 160°C

花生油未精制 160°C

大豆油未精制 160°C

---4成油温120°C,滑炒温度(滑油)。

亚麻籽油未精制 107°C

葵花籽油未精制 107°C

以?

做个常用油发烟点排序。

各种用油一目了然。大概分成三档,适合油炸,适合炒菜,适合凉拌。

油温几成通常被称为"几成热"每成热约为30度左右,并不是说某个油达不到这个油温,只是它一边升温一边在用力冒烟。经过工业精制的油,基本都能达到232°C,满足中餐一般的使用。

油的制法大概分压榨和浸出,目前市面上基本都是经过再精炼的,其实两者就差不多了。有些人觉得压榨的香,我觉得差不多。

既然说菜和油搭配的话,不同的还是有特定搭配的。随便说一下。

菜籽油/花生油 240°C:

菜籽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菜油,舌尖中国二心传里面的菜油就是徽州木榨。

我国是菜籽油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1999年前市场份额40%,目前是20%左右。

油菜主要分夏播和冬播,

顺带一提芥花籽油 canola oil。学名叫做低芥酸菜籽油,没错就是菜籽油。主要是以夏播芥菜为主流。是所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但是它还是个菜籽油。

菜油黄澄澄的,香气特别强,我国顾客特别喜欢菜油这个风味,而精炼过这个味道就消失很多。

导致国内市场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特点就是,乡村粗榨的低等级菜籽油的每年出货量,比高等级精炼菜籽油要大得多。

花生油和菜籽油、芝麻油类似,特别香。油品好,不饱和脂肪酸高。炸东西也挺好,就是较贵。

很想提一下X花的营销真是很厉害,特别的花生香(直观的商品特色)、国宴用油(专家效应)、强调压榨非转(当代食品安全痛点),完全抓住了家里老头老太的心。(和油品厂商无利益相关。单纯一说。)

四川辣椒红油必须用菜籽油炸或者花生油炸。豆瓣老油最好也是菜籽油。

四川火锅红油一半是菜籽油(清油火锅),一半是牛油制作(牛油火锅,也有叫老油的)。

舌尖中国也说了徽州臭豆腐要用菜油才好吃。

炒青菜用菜籽油也特别好,好吃的菜包子里都是菜油。

既然是烟点高,油炸是不错的选择。江浙沪名小吃萝卜丝饼不用豆油用菜籽油炸,好吃的没魂。我吃过以苏州黎里为佳(夏天没有,夏天只有油墩)。

↑没找到我自己吃的用菜油炸的照片,菜油炸的更加金黄。找的图。今年冬天我去吃一下。

↑再放一张菜油炸油墩。特别烫,但真挺好吃,外面是糯米。自己照的

请点击输入描述

棕榈油235°C:

棕榈油主要是拿来炸方便面。因为是饱和脂肪酸很多,不容易变质。但是凝固点的温度比较高,我国秋冬季常温单一棕榈油就凝固了。

油温烟点高,235度,所以油炸特好。

棕榈油是生产效率最高的油类,同样单位面积生产的油是大豆的九倍,作为油料作物目前产量是的全球第二——便宜。

因为便宜加容易凝固的特性,国内主要用来做调和油,价格便宜量足看着也不错。

提供一条开店做炸物的油配方:棕榈油20%,牛油10%,猪油30%,植物油40%.

↑这条配方炸出来的东西香酥脆、又便宜。适合炸土豆,洋葱圈,鸡排,脆皮炸鸡。找的图

大豆油、葵花籽油230°C:

大豆油是全球产量第一的油,因为转基因争议颇多的油。

主要产区来自巴西米国。我国东北的油根本不够炼的。

老的大豆油有股豆腥味,但精炼调配后的大豆油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国内菜馆用的基本都是豆油,因为便宜。全国炒菜No.1。

葵花籽油用法和大豆油类似,不过显得更高级更香一点,有些斋菜会为了香气采用葵花籽油。

油类基本款。

炒荤菜用豆油好。

凯撒沙拉酱/蛋黄酱是用葵花籽油,但是也有用味道温和的橄榄油替代的。

苏东坡《物类相感志》:豆油煎豆腐,有味。

↑东江酿豆腐。客家菜必点。豆油混合猪油,豆腐混合猪肉,营养均衡又美味。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描述

橄榄油/葡萄籽油191°C:

欧洲菜基本标准油就是橄榄油,普通的那种,不是初榨。请务必区分。

还有我们国家吃的橄榄是橄榄科,外国榨油橄榄是木樨科,差别很大不要拿中国橄榄去榨油。

现在市面上的橄榄油主要是以特级初榨(extra virgin)为主流。因为已经被包装成最健康的油品,卖的特贵。特级初榨橄榄油烟点比较低,并不适合中国人高温炒菜,比较适合西餐煎烤和凉拌。

比较适合中国炒菜的是橄榄果渣油(pomace,也有叫二次榨取橄榄油),烟点238°C。且橄榄的味道也会淡很多,但市面并不多见,很多超市根本没有。大家不懂也不买。

市面上比较好买的是纯橄榄油。

↑三种橄榄油比较。特级初榨烟点最低最不适合中国烹饪习惯,注意看英文学习区分。找图再P的

初榨橄榄油有一股浓郁的橄榄味,做中国菜可能吃不惯。葡萄籽油也是,我第一次吃葡萄籽油老觉得有股怪味(个人观感)。

西餐大部分基础酱都是使用初榨橄榄油,无论是罗勒青酱、番茄酱、加泰罗尼亚风味酱都采用的是初榨橄榄油。

番茄凉拌加初榨橄榄油很合适,与番茄相得益彰。

↑ 简单纯正的欧风沙拉 = 初榨橄榄油+雪莉酒醋+番茄+罗勒。菜谱翻拍。

请点击输入描述

美乃滋蛋黄酱也可以使用非初榨的纯橄榄油。用初榨橄榄油做蛋黄酱主要是大蒜蛋黄酱这样风味较强型的。

猪油182°C:

中餐标准油之一,又分板油、肥膘、背油。如果讲究,很多中餐必须用猪油做。

比如清炒虾仁,因为白。

↑手剥河虾仁我觉得才算清炒虾仁。肉质鲜美比海虾强多了。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描述

比如炒蔬菜、蒸鱼、油爆虾、点白粥,因为香。蔬菜放入油渣也是同一道理。

猪油拌饭还需要说吗?

而且中国的点心用猪油起酥才是正道。尤其是大饼,猪油和葱、面粉分外的搭。

很多专做炸物的店,油炸用油都要加入猪油,一般占三成比例,以有效增加香味,炸出来的东西色泽金黄口感酥脆。但猪油比例不能太高,否则冷了会很油腻。(可参看上面的炸物配方)

很多面条、馄饨汤都要加入猪油才好吃。

日本人特别推崇背油,拉面汤里要混入猪油才能白白的煮到乳化,特别浓郁。不过把汤打包回家放冰箱一夜,就会发现这碗汤里有很多很多油。

黄油177°C:

西餐标准油2。来自牛奶的乳脂肪团,天然奶香,动物油脂。

黄油煎的蘑菇比植物油、猪油的更好吃(我觉得)。黄油和龙虾(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是绝配。

↑黄油煎蘑菇,超简单的做法。哪怕是用便宜的杏鲍菇也很好吃。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描述

拿波里肉酱,也就是番茄意面酱,指定使用黄油。

动物油脂都特别适合拌饭这种碳水化合物,《深夜食堂》里黄油拌饭简单又好吃。同理黄油做的奶油白酱做焗饭也特好吃。

↑黄油酱油和米饭。微波炉1分钟就可以成功深夜发吃。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描述

黄油还能有效的增加汤汁的粘稠度,芡或胶原不够的话加入黄油,能乳化形成厚重的口感。

藏区的酥油和黄油差不多。酥油茶、黄油咖啡都是冬天很好的补充热量的饮料。

黄油在蛋糕西点的作用无需多言。

芝麻油165°C:

人类最早栽培的油料植物,没有之一。四千年前人类就开始种芝麻了,我国则是东汉开始种植。(本知识来自于果壳)。芝麻油又分冷压、大槽、小磨香油。小磨香油最佳。

芝麻油味道香,但不耐热,香味XX酚一受热就挥发,故不适用于炒菜。

↑古法小磨香油就这样,真的香,现在不多见了。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描述

多用于凉拌,加一点很香,但是不要多加,加多了反而不香。

粤菜有“麻油包尾”的讲法。就是上桌前在锅里加入麻油达到增香、增润的作用。一般其他菜系勾芡菜也要用出锅加香油。

我一直不知道四川火锅油碟用纯麻油是不是正宗,但是有些专门封装好油碟的成分标明,麻油是和玉米油豆油一起调配的,麻油成分仅30%。

北大路鲁山人(日本美食家)说炸天妇罗的油,是要用芝麻油混合山茶油30%炸的,我不懂这样是不是对,供参考。

一些冷门油类。

茶籽油:又叫山茶油。全球90%的茶油来自中国,主要是湖南人民爱吃。不饱和脂肪酸比橄榄油还高,而且分子比较小,吃着不腻。民间有坐月子吃茶油的说法。但是产量少,贵。农民也不太爱种,年景不好每亩只能产10斤茶籽。

不过这几年每个牌子都在抓茶籽,用高产林。未来会好些。

胡麻籽油:国内只有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省份吃,尤其是宁夏。胡麻耐高寒耐干旱,是西北油。味道很浓,适合土豆茄子什么的。不适合青菜。

芥花籽油:芥花籽油 canola oil。学名叫做低芥酸菜籽油,没错就是菜籽油。主要是以夏播芥菜为主流,主产区在内蒙。是所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但是它还是个菜籽油,风味没那么强。

用油两个心得:

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by袁枚

荤油炒素,素油炒荤,相得益彰。

动物油配海鲜,增加丰腴的味道。

同种油炒同种菜

之前说的菜油炒油菜(上海青是叶用种,榨油的是油用种),豆油煎豆腐都是这样,蒸饭煮粥时放点米糠油也是绝佳选择。

同种油炒同种菜让食者觉得味道浓郁又浑然天成。

买油的渠道

现在买油基本都在网上买,要不就在银行买理财有送。

猪油什么的就自己炼了,每次买肉把肥膘剔下来冷冻,攒多了加姜炼一下。因为是饱和脂肪,所以长久放冰箱不容易坏,半夜下面条下速冻馄饨,事半功倍。

尽量不要自己榨油,没精炼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家用榨油机榨出的油真的比浸出油健康吗?毛油可以直接食用吗?

必须的建议:

如果想保持健康,无论你家是葡萄籽油还是橄榄油还是亚麻籽油,最好都做到少吃点油,这点远远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链长度要重要的多。中华营养学会建议每天吃油最好少于30g。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现在我家里有点什么油?

200ml香油,拌菜总要用点

250ml初榨橄榄油,网上打折带

250g黄油。意大利面和蘑菇时用,炒蛋也很好吃。

500g猪油,炼的。还有一点牛油,买的牛腩太肥了。

1L乡镇压榨菜油,去周边乡镇买着玩的

2L某品牌菜油,炒菜用的

1.5L葵花籽油,丈人非要买,说豆油转基因

5L大豆油,银行送的

7月11日增加,一些油类业界的小事儿。来自懂行的人。

1.国产大豆不榨油

国内生产的大豆,现在都不太拿来榨油了。榨油的都是进口大豆,便宜。我国种大豆的人很大一部分都去改种玉米了,亩产高收入高。国内大豆只有东北自己榨油自己吃。

2.花生油为毛这么贵

03年花生油和豆油差2000元每吨,到了现在基本差价7000块都是常事。因为花生原料价格高了。

原料价格高是因为对花生的加工在不断进步,如果榨油剩下的花生渣只能饲料,但是做成花生饮料,花生酱、麻辣花生,毛利更高赚的更多。

出现了一个食品厂和油厂争原料的情况,价格就高。

而且因为花生自身有一个特性,就是非常容易识别的花生香。靠这个花生香就能抢占市场,获得比其他油更多的利润。除了文中提的X花牌,其他品牌也在抢花生油的市场。比如益海X里胡X花,比如金X鱼外婆乡小榨。

尽管我国花生产量不停在增长,但是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3.悲催的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一直是我国传统高端油,烟点又高,又利于人体吸收。

但挺不错的油因为没有什么特色的香味,受到了玉米油、大豆油的强力冲击。

多X本来是葵花籽油的老大,进入时间早市场份额高,但是在玉米油的冲击下,行业老大又没啥成本优势。现在只剩原来的1/3份额了。现在多X用葵花籽和橄榄油做调和油了。

4.利润很高的芥花籽油。

上文介绍芥花籽油说了,它就是菜油的一种,低芥酸的夏播油菜制成。

市占率最高的是多X,还有刀麦等。多X的芥花籽油产区主要是内蒙呼伦贝尔,采购自海拉尔,采购菜籽油成本并不贵。

但是标上芥花籽油之名,再在瓶子上写好美国FDA宣布芥花籽油高不饱和脂肪量,可减少冠心病非常健康blablabla——就可以卖的非常贵啦。

5.单一油做形象,调和油做销量。单一油做利润,调和油做份额。

基本上调和油便宜,卖的快。主要调和都是用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什么的。而且因为单一油没什么太大差别,但不同搭配组合的调和油比较能够创造独特卖点。

主流油品公司的产品矩阵式,推出一个单一油,比如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显示自己某油类专家的形象。然后再推出2~4个单一油调配的调和油种类,抢市场。

各种调和油抢市场的玩法↓

强调比较香的:以花生、茶籽、菜籽为主设计的调和油

强调比较贵的:鱼油、橄榄油、藻油为主设计的调和油

强调健康的:橄榄+茶籽,橄榄+玉米,亚麻籽+玉米 设计的调和油

强调多合一的:1:1:1,五合一,五珍宝

强调脂肪酸配比的:脂肪酸平衡,欧米茄3,高不饱合等等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金X鱼调和油1:1:1 又便宜又有口碑传播的效果,打一个性价比。

还有成功案例就是营养物质添加,比如植物甾醇玉米油,比如DHA添加什么的,比如维生素AE添加(其实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

现在市场也有所谓高级调和油,比如橄榄油调和葵花籽油,超高亚油酸什么的。就是上面说的强调健康型。